

【概要描述】就近年来内脏痛基础研究中常用的实验动物模型的制备及特点做一简要综述,以期为研究者选择合适的内脏痛动物模型提供参考,为更深入研究内脏痛的复杂机制及筛选相关治疗药物奠定基础
【概要描述】就近年来内脏痛基础研究中常用的实验动物模型的制备及特点做一简要综述,以期为研究者选择合适的内脏痛动物模型提供参考,为更深入研究内脏痛的复杂机制及筛选相关治疗药物奠定基础
摘要
内脏痛是内脏器官受到机械性牵拉、炎症、痉挛、应激和缺血等刺激所致的疼痛,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病症。与躯体痛相比,内脏痛的产生、维持和调控机制更为复杂,因此是目前疼痛基础研究领域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建立符合临床内脏疾病病理生理学特征的实验动物模型对研究内脏痛的产生、维持、调控机制及筛选相关内脏疾病的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内脏痛动物模型主要按照造模刺激方式进行分类,分为炎性内脏痛模型、电刺激性内脏痛模型、机械扩张性内脏痛模型及缺血性内脏痛模型等,且每种动物模型具有不同特点。
本文就近年来内脏痛基础研究中常用的实验动物模型的制备及特点做一简要综述,以期为研究者选择合适的内脏痛动物模型提供参考,为更深入研究内脏痛的复杂机制及筛选相关治疗药物奠定基础。
内脏痛实验动物模型
适宜的内脏痛实验动物模型是研究内脏痛的前提条件。基于解剖学和神经生物学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众多学者已成功建立了多种内脏痛实验动物模型,为后续开展内脏痛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
内脏痛动物模型应具备与临床内脏疾病尽可能相似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并且还应考虑其重复性、易操作性和经济性等问题。目前内脏痛实验动物模型尚无权威分类方法,主要按照造模刺激方式进行分类,分为炎性内脏痛模型、机械扩张性内脏痛模型、缺血性内脏痛模型及电刺激性内脏痛模型等。
关键词
内脏痛,内脏痛敏,动物模型,内源性下行调控
总结
内脏痛作为疼痛研究领域的焦点和难点之一,为研究其相关内脏疾病的发病机制及筛选治疗药物,设计和建立实验动物模型是重中一重。
目前常用的内脏痛实验动物模型多样, 可模拟临床上各种内脏疾病的生理病理性特征,但每种模型都有其特点及优缺点(表1),因此在基础研究过程中需要根据研究方向选择合适的模型。
各种模型的不足限制了其应用,因此需要进一步设计和制备更理想的动物模型,推动内脏痛研究领域的发展。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罗先生 13710710356(微信同号) / QQ:981280524 李小姐 19513720913(微信同号) / QQ:2708713838
陈先生 19520993745(微信同号) / QQ:2359189920 王先生 13922764585(微信同号) / QQ:2303471428
彭先生 13922764581(微信同号) / QQ:2254856747 彭小姐 18218880887(微信同号) / QQ:18218880887
王小姐 15917368285(微信同号) / QQ:1275453987 陈先生 13688876584(微信同号) / QQ:348223112
范先生 13660880349(微信同号) / QQ:289302001 黄先生 19898583770(微信同号) / QQ:1345608303
Copyright©2020 广州吉妮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广州黄埔区南云五路11号光正科技园A栋2楼238 粤ICP备16107145号
友情链接:思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