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要描述】将50只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一组、模型二组、模型三组和模型四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模型一、二、三、四组小鼠分别按不同方案肌肉注射十一酸睾酮造模,以前列腺指数及前列腺组织病理学改变作为指标,观察、比较各组造模情况,并对最佳造模方案模型小鼠给予非那雄胺片和普乐安片干预,通过模型小鼠前列腺指数及前列腺组织病理学表现的改善情况反证造模方案
【概要描述】将50只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一组、模型二组、模型三组和模型四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模型一、二、三、四组小鼠分别按不同方案肌肉注射十一酸睾酮造模,以前列腺指数及前列腺组织病理学改变作为指标,观察、比较各组造模情况,并对最佳造模方案模型小鼠给予非那雄胺片和普乐安片干预,通过模型小鼠前列腺指数及前列腺组织病理学表现的改善情况反证造模方案
摘要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最常见的一种生殖系统疾病。前列腺增生动物模型是筛选治疗前列腺增生药物必不可少的实验工具。
目前,丙酸睾酮致动物前列腺增生动物模型是广泛使用的动物模型,丙酸睾酮和十一酸睾酮作为雄性激素,临床主要用于男性性腺机能减退症,大剂量注射会导致前列腺增生。治疗量丙酸睾酮需每2d肌肉注射1~2次,而十一酸睾酮为长效雄激素,每月肌肉注射1次即可。
因此,出于用药方便的原因,临床上丙酸睾酮已被十一酸睾酮取代,导致丙酸睾酮断货,使得原先的造模方法难以执行。
而目前采用十一酸睾酮复制前列腺增生动物模型的方法未见报道。
因此,本实验研究以十一酸睾酮代替丙酸睾酮建立小鼠前列腺增生模型的方法,从而为前列腺增生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药物筛选提供实验依据。
目的
研究以十一酸宰酮替代丙酸睾酮建立小鼠前列腺增生模型的方法,为前列腺增生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药物筛选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将50只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一组、模型二组、模型三组和模型四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模型一、二、三、四组小鼠分别按不同方案肌肉注射十一酸睾酮造模,以前列腺指数及前列腺组织病理学改变作为指标,观察、比较各组造模情况,并对最佳造模方案模型小鼠给予非那雄胺片和普乐安片干预,通过模型小鼠前列腺指数及前列腺组织病理学表现的改善情况反证造模方案。
结果
造模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二、三组小鼠前列腺指数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一、二、三、四组组间比较,模型三组小鼠前列腺指数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前列腺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模型二、三组小鼠前列腺腺上皮细胞增生明显,呈复层或假复层,腺上皮呈乳头状,向腺腔内突出,间质血管扩张;模型一、四组小鼠前列腺腺上皮细胞多为单层,部分细胞呈立方或高柱状,少量腺上皮呈乳头状,向腺腔内突出。对最佳造模方案模型小鼠给予非那雄胺片和普乐安片干预后,小鼠前列腺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前列腺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前列腺腺体形态明显恢复,腺上皮内无空泡,上皮细胞胞质较为饱满,间质血管扩张有所改善。
结论
推荐造模方法为∶予小鼠十一酸睾酮19.2mg/kg肌肉注射,连续2次,间隔10d。此方法给药频次和总剂量较少,小鼠前列腺增生明显,采用临床常用药物可使增生显著改善。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动物模型,十一酸睾酮,小鼠模型,模型小鼠,模型反证,前列腺指数,病理学改变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罗先生 13710710356(微信同号) / QQ:981280524 李小姐 19513720913(微信同号) / QQ:2708713838
陈先生 19520993745(微信同号) / QQ:2359189920 王先生 13922764585(微信同号) / QQ:2303471428
彭先生 13922764581(微信同号) / QQ:2254856747 彭小姐 18218880887(微信同号) / QQ:18218880887
王小姐 15917368285(微信同号) / QQ:1275453987 陈先生 13688876584(微信同号) / QQ:348223112
范先生 13660880349(微信同号) / QQ:289302001 黄先生 19898583770(微信同号) / QQ:1345608303
Copyright©2020 广州吉妮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广州黄埔区南云五路11号光正科技园A栋2楼238 粤ICP备16107145号
友情链接:思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