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要描述】骨折改良法造模,死亡1只,成功6只;双足外形肿胀,皮肤颜色偏紫;肉眼观察3只大鼠存在1级血栓,3只大鼠存在2级血栓;光镜下观察2只大鼠血管样本存在1级血栓,2只大鼠血管样本存在2级血栓,2只大鼠血管样本存在3级血栓。改良造模方法成功,安全性较好
【概要描述】骨折改良法造模,死亡1只,成功6只;双足外形肿胀,皮肤颜色偏紫;肉眼观察3只大鼠存在1级血栓,3只大鼠存在2级血栓;光镜下观察2只大鼠血管样本存在1级血栓,2只大鼠血管样本存在2级血栓,2只大鼠血管样本存在3级血栓。改良造模方法成功,安全性较好
关键字
深静脉血栓动物模型,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动物造模,静脉结扎,骨折创伤模型
摘要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血液在深静脉血管内非正常凝结,属于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D-21。骨科大手术是指髋、膝关节置换术和髋部周围骨折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科大手术后危险的并发症,文献报道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科大手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以及死亡原因。
目前主要是依据血流瘀积、静脉内皮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制备深静脉血栓动物模型,但都未能很好地贴近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特点,因此寻求更贴近临床的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动物模型十分必要。(推荐阅读:啮齿动物血栓模型 啮齿动物深静脉血栓(DVT)模型 下腔静脉结扎模型、啮齿动物血栓模型-氯化铁诱导的血栓模型)
目的
通过构建一种改良的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与下肢深静脉血栓传统模型对比,评价该造模方法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其中A组采用骨折法造模,通过重物击打致股骨颈骨折,采取髋部人字石膏固定;B组采用骨折改良法造模,通过重物击打致股骨颈骨折,行大腿近端外侧入路切开复位骨折断端清理术,术后行髋部人字石膏固定;C 组采用静脉结扎法造模,通过剑突下腹部正中切口行下腔静脉和两侧骼腰静脉结扎术。术后持续肉眼观察大鼠末端皮肤肿胀程度和皮肤颜色的变化,同时取大鼠大鼠静脉1~2cm经过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血栓形成情况以及血管壁的变化。
结果
骨折改良法造模,死亡1只,成功6只;双足外形肿胀,皮肤颜色偏紫;肉眼观察3只大鼠存在1级血栓,3只大鼠存在2级血栓;光镜下观察2只大鼠血管样本存在1级血栓,2只大鼠血管样本存在2级血栓,2只大鼠血管样本存在3级血栓。改良造模方法成功,安全性较好。
结论
通过击打导致骨折,行切开复位手术后髋人字石膏固定的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造模方法理论依据充分,造模成功的评定标准客观,操作较为简单,可重复性高,契合骨科临床实际,为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造摸方法。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罗先生 13710710356(微信同号) / QQ:981280524 李小姐 19513720913(微信同号) / QQ:2708713838
陈先生 19520993745(微信同号) / QQ:2359189920 王先生 13922764585(微信同号) / QQ:2303471428
彭先生 13922764581(微信同号) / QQ:2254856747 彭小姐 18218880887(微信同号) / QQ:18218880887
王小姐 15917368285(微信同号) / QQ:1275453987 陈先生 13688876584(微信同号) / QQ:348223112
范先生 13660880349(微信同号) / QQ:289302001 黄先生 19898583770(微信同号) / QQ:1345608303
Copyright©2020 广州吉妮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广州黄埔区南云五路11号光正科技园A栋2楼238 粤ICP备16107145号
友情链接:思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