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要描述】本文提出了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的改进方法,以及完善对动物模型体系的评价,使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的构建更接近临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疗效判定及药理作用的探讨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后续研究病毒性心肌炎的防治措施、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以期建立与中西医临床特点更加吻合的病毒性心肌炎模型,以及规范VMC动物模型的评价标准,是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未来研究的重点
【概要描述】本文提出了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的改进方法,以及完善对动物模型体系的评价,使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的构建更接近临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疗效判定及药理作用的探讨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后续研究病毒性心肌炎的防治措施、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以期建立与中西医临床特点更加吻合的病毒性心肌炎模型,以及规范VMC动物模型的评价标准,是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未来研究的重点
摘要
心肌炎模型,动物模型,动物造模,动物实验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是由病毒感染所导致的心肌弥散性、品限性的炎症性病变。临床以发热、咽痛、恶心、呕吐、心悸、心慌、胸闷、乏力、心律不齐其至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根据流行病学得知,近几年 VMC 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分布较广,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且发病年龄不固定,此外,根据对青少年猝死的病因统计,心肌炎占12%l,所以本病逐渐成为青少年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回。
此外,VMC的发生发展与疾病的病程有关,早期以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为主,临床以病情轻、病程短、预后良好、心功能完全恢复为主要表现,若早期不及时治疗,部分患者会随着病程的延长发展成慢性病毒性心肌炎,进一步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并伴有心源性猝死的风险,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目前,VMC 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此外,至今国内外专家尚未研发出治疗此病的特效药物,西医常规的治疗包括营养心肌治疗、抗病毒、抗感染治疗等治疗方式,但存在疗效不显著、疾病易复发等诸多临床问题。但中医在治疗该病时具有药效持久、疗效突出等优势。
故本文基于病毒性心肌炎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对相关的动物模型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并对各种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模型机制、与临床吻合度进行分析,旨在加深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了解,为该病的治疗及临床药物的开发提供依据、为进一步复制出符合中医证型的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奠定基础。
目的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是指由柯萨奇病毒、腺体病毒、孤儿病毒等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炎症性心血管系统疾病,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故复制出新的动物模型是研究其机制的重要方法。
方法
迄今为止,通过查阅与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并根据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对纳入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动物的种类、造模机制、优缺点以及临床吻合度进行归纳、总结和评价。
结果
根据对纳入模型的统计,结果发现其病毒CVB3诱导的VMC动物模型最为多见,病毒性心肌炎的模型复制主要以西医指标为主,与中医证型吻合度较低。此外,目前尚未有公认含有中医证型的模型复制方法,且造模过程缺乏中医辨证思维,故这将对中医的研究造成一定的局限性。
结论
因此,本文提出了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的改进方法,以及完善对动物模型体系的评价,使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的构建更接近临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疗效判定及药理作用的探讨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后续研究病毒性心肌炎的防治措施、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以期建立与中西医临床特点更加吻合的病毒性心肌炎模型,以及规范VMC动物模型的评价标准,是病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未来研究的重点。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罗先生 13710710356(微信同号) / QQ:981280524 李小姐 19513720913(微信同号) / QQ:2708713838
陈先生 19520993745(微信同号) / QQ:2359189920 王先生 13922764585(微信同号) / QQ:2303471428
彭先生 13922764581(微信同号) / QQ:2254856747 彭小姐 18218880887(微信同号) / QQ:18218880887
王小姐 15917368285(微信同号) / QQ:1275453987 陈先生 13688876584(微信同号) / QQ:348223112
范先生 13660880349(微信同号) / QQ:289302001 黄先生 19898583770(微信同号) / QQ:1345608303
Copyright©2020 广州吉妮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广州黄埔区南云五路11号光正科技园A栋2楼238 粤ICP备16107145号
友情链接:思诚资源